"三姓家奴"这一称呼源自东汉末年的著名武将吕布的故事。吕布以其勇猛善战而闻名于世,但在道德和忠诚方面却备受争议。他先后侍奉过丁原、董卓和张扬等三位主公,并在其中表现出反复无常的行为,因此被人们冠以这个贬义的称号。
吕布最初是跟随并臣服于丁原的将领。然而,在受到董卓的诱惑后,他背叛了丁原并将他的首级献给了董卓。作为回报,董卓收留了他并在朝中给予了很高的地位。但是不久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如权力争夺和个人恩怨),吕布再次反叛,杀死了董卓。这次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当时一些人的支持和理解,但同时也让人们开始质疑他的忠诚度。
后来,吕布投靠了张扬并与之结盟。尽管他与张扬之间有过短暂的和平相处时期,但最终他们之间的联盟也破裂了。吕布再次展现出他对新主子的不满和不忠,这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他在政治上不可信任的印象。
综上所述,吕布之所以被称为“三姓家奴”,是因为他在短短几年间就换了三个主人,并且每次都采取了背叛或反抗的行动。这种不稳定的忠诚记录使得他在当时的社会中被广泛认为是背信弃义之人,因此获得了这样一个带有强烈批评意味的绰号。